主管最讓員工心寒的8種NG行為

「遇到好主管,工作就是享受;遇到壞主管,每天都想離職!」這句話道出了無數上班族的心聲,主管的領導風格不僅影響團隊士氣,更是影響團隊協作與員工滿意度的關鍵因素。那麼,什麼樣的主管才叫做好主管呢?

by obalovesharing
0 留言

「遇到好主管,工作就是享受;遇到壞主管,每天都想離職!」這句話道出了無數上班族的心聲,主管的領導風格不僅影響團隊士氣,更是影響團隊協作與員工滿意度的關鍵因素。那麼,什麼樣的主管才叫做好主管呢?

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,會依據每人所處環境以及價值觀的不同而異,但是,如果用普世價值的認知來刻畫好主管的樣貌,通常都具備有責任感、領導能力、管理才能、擅長溝通、協助團隊成功、樂於授權、具有策略思維、情緒穩定……等特質,如果你現在跟到的是這樣的主管,那麼恭喜你,你的職涯起跑點比一般人更邁進了一步。但如果不是跟到這樣的主管,也請你不要灰心,我們認真地檢討讓自己不要去重蹈壞主管的覆轍,努力地成為優秀的自己!

因為經常要協助HR面試的關係,歐爸把這幾年來與中高階主管面談的心得,歸納整理出主管最NG的8點行為作為本篇主題;如果你現在已經是管理者,或是你即將是管理者,不論資深或資淺,建議你要閱讀這篇文章來進行自我檢視,避免誤踩到管理的雷區,及時修正調整自己的領導方式。想成為受人敬重的主管,除了追求績效,更要懂得尊重、信任與公平對待員工。畢竟,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,用心對待團隊成員,才能真正打造堅實強大的團隊。

1.決策反反覆覆,政策朝令夕改

有些主管缺乏理性且深度的思考,雖然決策速度快,但是決策品質不佳,屢屢在沒有足夠資訊或下決策之前,對於重要決策就直接做了指示,事後做錯後又頻繁改變決定,讓員工無所適從導致決策搖擺不定,不僅浪費團隊時間與精力,還可能拖垮整個團隊的執行效率。這種「反覆無常型」的主管,心中沒有主軸方向與堅實的信念,決策搖擺不定的主管,最容易讓員工失去信心,也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。

2.無法協助團隊解決問題,沒有問題解決能力

協助組織成員解決問題、調配、尋求可用資源是主管的份內工作,主管的角色應該是帶頭解決,而不僅是傳聲筒或只催進度,有效的管理者應具備三種能力:發現問題(主動識別問題來源)、分析問題(拆解問題,找出根本原因)、解決問題(制定並執行最佳方案)。當管理者缺乏這些能力,團隊將陷入無效運作,甚至影響組織成長。優秀主管應該透過分析洞察找出真正問題,以系統性思考、授權團隊解決、並承擔決策責任,才能真正幫助團隊成長。

3.想刷存在感,經常亂下指導棋

台語有句話叫『生雞蛋沒有,生雞屎一堆』,雖然這是句諺語,但卻是很多組織中會發生的現象。有些主管為了彰顯權威,習慣對團隊事務頻繁指指點點,甚至干預專業決策,不論團隊內大小事都想要插上一腳;這種現象在中小企業頗為常見,通常這類主管無法提供實質幫助,反而讓團隊疲於應對,削弱士氣。

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授權專業,信任團隊讓其發揮所長,而非透過「亂下指導棋」來證明自己的價值。與其干涉細節,不如專注於策略規劃、資源調度,並提供適時的指導與支持,這才是高效領導的關鍵。

4.缺乏授權,緊盯細節

許多主管因擔心錯誤或渴望完美,選擇事必躬親,過度關注細節,卻忽略了授權的重要性。這樣的管理方式容易導致團隊依賴上司決策,員工缺乏自主性與成長空間,進而影響工作效率與企業發展。

過度 Micromanagement(微觀管理),不僅讓員工感到窒息,還會降低工作效率。當主管過度干預每個細節,員工的主動性與創造力將被壓制,最終導致依賴心態,無法獨立思考。有效的管理應該是授權而非監控信任而非懷疑。主管應該專注於目標設定、資源配置與團隊發展,而不是巨細靡遺地指導員工如何執行每個步驟。過度的細節管理不僅浪費主管時間,也會讓員工失去動力,甚至導致人才流失。

5.處事不公正,只偏袒自己的人馬

職場上最傷士氣的,莫過於主管處事不公,偏袒自己人馬。在職場實務中,高階主管到位後一般都會陸陸續續地帶進自己的人馬,建立屬於自己封閉式的信任圈,美其名是說與先前團隊彼此的默契好,可以提高團隊運作效率發揮好的績效,但事實上,原本不是國王人馬的成員十之八九就會遭到排擠,甚至被惡意處理淘汰出局,原因就只有一個,叫做”因為你不是自己人!

一個有格局有氣度的主管,會平等對待組織內的所有同仁,不論你是舊部殘黨或是自己的人馬全部都一視同仁、公平對待,是根據態度、能力、績效結果與潛力來分配機會的。一個令人尊敬值得跟隨的主管應該主動建立起公平的管理氛圍。

當主管在考核、升遷或資源分配上存在偏袒行為,員工會感受到不公平,進而影響工作動力。例如,某些主管對「自己人」特別寬容,卻對其他員工要求苛刻,當能力不佳的親信獲得資源與升遷,真正努力的員工卻被忽視,團隊自然失去動力,甚至導致人才流失。優秀主管應該公平評估績效,以能力決定獎懲,而非讓辦公室政治凌駕專業,否則最終損害的是整個團隊的未來。

“歐爸寫到這裡,心中也是不勝唏噓,回想年輕時也因不是國王人馬而吃過不少虧,因此在之後的職涯裡,只要當主管時,都是以此來告誡自己要做一個處事公正的主管,因此認識歐爸管理風格的朋友都會知道,只要是跟隨歐爸多年的核心同仁,都會被我用更嚴格的品德與能力標準來看待,也都以公平、公正、公開的方式來領導整個團隊。”

6.只看短期,不重長期

做主管的最糟糕的就是只看的到眼前的路,過度注重短期利益而犧牲掉長遠發展性。歐爸就見過一些某通路的部門主管A,因為公司設定KPI指標中,其中有一項”毛利達成”的項目權重佔比很高,主管A為了要擠出更高額的毛利,在公司已有核准員額可再增補一位正職的狀況下,寧願要僅剩的1位正職搭配兼職人員天天上全班,為了省一點毛利,也不願意補足員額,A主管的做法雖然在短期內毛利有上升,但經過三個月後,僅剩的正職人員因為天天加班被操到撐不住造成整家店垮掉,之後績效一蹶不振連帶拖垮A主管部門的整體績效。

很多企業不願意重視將資源配置在開源來拓展業務,反而不惜回頭壓縮成本、壓榨員工、犧牲服務品質,導致組織陷入惡性循環。節流固然重要,但如果不知道『成本節流總有限度,而成長是沒有天花板』的道理的話,甚為可惜。因此,真正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戰略思維,在短期成效與長期競爭力之間取得平衡,透過穩健經營、團隊培養、創新布局,確保企業持續成長,而不是只為了眼前數字而犧牲未來!

7.缺乏承擔責任的肩膀

沒有責任感的主管,往往讓團隊處於一種無法前進的狀態。當業績不好或專案失敗時,這類主管不會站出來承擔責任,而是甩鍋把錯誤歸咎於外部因素或下屬,讓整個團隊承受不必要的壓力。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員工失去信任,也會讓他們感覺自己的努力被忽視,逐漸產生消極情緒。

一位優秀的主管應具備的是高度的責任感與自我反思能力,團隊的成敗都與自己有關係,無論結果如何,都應勇於站出來承擔自己的決策後果。當問題出現時,他應該主動引導團隊進行深度分析,從而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,而非推卸責任給員工或外部因素。否則,長期以來,員工對管理層的信任度將急劇下降,進而影響整體執行力與創新能力。真正有擔當的主管,應該在決策前做好評估,在問題發生時勇於承擔,並帶領團隊找到解決方案,而不是只會甩鍋,讓別人收拾爛攤子。企業需要的是能為結果負責的領導者,而不是推諉責任的管理者!

8.無法做好情緒管理

EQ低、情緒管理差的主管其實對團隊的影響深遠。當主管情緒波動大或容易失控時,會讓員工感到不安,增加工作壓力,並削弱團隊的凝聚力。情緒管理不當的主管,無法有效處理衝突或壓力,容易在決策中做出衝動反應,造成不必要的決策錯誤。長期下來,團隊士氣低落,員工信任感下降,創造力和工作效率也會受到顯著影響。優秀的主管應具備高EQ,能穩定情緒,理性應對挑戰,帶領團隊達成共同目標。

真正的好主管,不只是管事,更是帶人,能夠激發團隊潛力,讓成員發揮所長,並一起達成組織目標,主管的行為,決定了員工的歸屬感與工作熱情。

想要成為受人敬重的領導者,關鍵在於尊重、信任與公平對待每位員工。畢竟,一個願意為主管全力以赴的團隊,才是企業成功的最大動力!你有遇過這些NG主管嗎?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驗!

如果您在這個議題上也有其他不錯的方法或見解,也歡迎來信留言和歐爸交流討論喔,謝謝!

    請記得至信箱點選「確認」按鈕,才能完成電子報訂閱程序唷!

    這些文章您可能也會有興趣:

    我要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