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企業管理中,業績報表是評估組織績效、制定策略決策的關鍵工具。一份有價值的業績管理報表除了要正確的數據與清楚簡潔的架構外,最重要的是報告者對於這份報表的分析洞察與改善建議,如此才能夠讓決策主管快速精準的掌握整體概況,並做出合適的決策。若報表數字有誤或結構不清楚,輕則影響管理效率浪費時間,重則會造成錯誤的決策,對企業營運帶來莫大的損失,因此,一份有價值的業績管理報表,需要具備哪些要素,就是歐爸在本篇文章想予您傳達的重點。
一、數據不是目的,洞見與解讀才是價值所在
不知道您身邊是否有這種同仁,不論在開會或進行工作彙報時,都像唸經似的把報表的數據像流水帳一樣唸過一次,對於數據呈現的結果並沒有進一步的解釋原因與改善建議,遇到這種情況,不僅讓聽者難以獲得價值,講者也僅是完成形式,最終對會議毫無實質意義。數據所展現的價值不是要被「唸出來」的,而是要被「讀懂」的。只有把數字轉化為洞見,才能讓管理層真正看見趨勢、抓住問題,進而推動決策與行動
二、業績報表製作前應該掌握的5大原則
業績報表是連結「數字」與「決策」的關鍵工具。然而,歐爸也見過不同部門往往只將報表視為例行性的數據堆砌,卻忽略了其真正的管理價值。因此,歐爸將業績報表應該要具備的原則整理如下,希望大家要先讀過內化本段內容後再繼續往下讀,各位若是要讓業績報表成為驅動業績與決策依據的利器,請先掌握以下幾點原則:
- 整體架構簡潔易懂:好的業績報表,報告者不須要太多的解釋說明,都是決策主管拿到報告後就能清楚易懂、一目了然,很快地掌握整體概況與發生的問題,報告者僅需要進行補充細節就好。
- 數據準確,資料來源清楚:管理層的所有判斷、策略與資源分配,都是根據報表數據而啟動,若數據不準確,決策將偏離現實,因此數據準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。另外,數據引用的來源如為:POS系統、CRM系統或其他系統所導出之數據,也需要明確標示清楚。
- 深入的分析與洞察:合格的主管或報告人應該要具備問題診斷能力、數據解讀能力、預測分析能力與行動建議改善能力,才能夠協助決策者做出正確的決定與應對方案。
- 準備改善建議方案:數據解讀本身是分析已經發生的結果現象,單純地呈現數字無法解決問題,在每個報告彙報前應先準備好建議改善方案才能將分析轉化為行動;報告者不只是「數據傳遞者」,而是「問題診斷與解決的參與者」,這樣才能建立專業信任感,提升影響力。
- 圖>表>文:這個大原則歐爸在其他文章已經提醒過了,圖表能直觀地呈現趨勢、比例與差異,讓管理者一眼抓住重點;表格則適合精確數據對照,方便深入檢視;文字最後作為補充,提供背景解釋與行動建議。這樣的呈現方式能兼顧效率與完整性,使報告既清晰又具決策價值。
三、業績報表應俱備的核心元素
誠如上一段說明,一份有價值的業績報表,是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說明的,是讓主管一拿到報表就能直觀的、概略地整體掌握報表的核心問題與方向,這種報表才是所謂地『高價值報表』。那麼,一份高價值的業績報表應該要呈現那些關鍵內容呢,歐爸以企業常用的『業績報表』做為範例,將基本需要具備的元素項羅列出如下,提供給大家參考,也希望對大家在工作上能夠有所幫助!
- 報表名稱:每個報告都要有名稱,我想這是基本的,應該不用多說明了
- 計算單位:報表中的數據單位是以千元、萬元、十萬或百萬,哪一種為單位必須要清楚,依據集團營業規模的大小報表所制定的單位別不同。
- 千分位:數據標上千分位符號會讓閱讀者容易識別數據大小並進行比較
- 小數點位數:標示小數點位數可以讓數字表現更精準,依據各公司的需求制訂,歐爸自己是規定團隊報表要計算至小數點後1~2位數(四捨五入)
- 資料來源:清楚標示報表中所引用的數據來源,是從公司的POS、CRM或哪個資料庫來的,有些大公司會由總經理室或其他部門彙整資料,有清楚標示能降低資料核對的誤差。
- 資料期間:數據的統計期間需要標明清楚,對於主管檢討當月目標與實際差異時才能做有效判斷。
- 總計/小計:應該主動為各項目數字進行小計或加總,避免浪費決策主管或其他會議在場主管逐一計算的時間。
- 字體、顏色、大小:一份報表內,中文或英字加上數字的字體建議不要超過2種,對於要強調表達的數字或是總計數字可標示為粗體加大,用紅色或藍色字體強調損益更能讓人立即掌握重點;至於字體的大小,需依據投影觀看或紙本以及決策主管的年齡喜好自行調整。
- 佔比:依據不同報表的目的而異,例如檢討部門P&L損益的報表,如該項目有呈現佔比,可以更直觀的讓決策主管掌握到管理重點。
- 與目標差異:標示清楚才知道目標與實際比較後差異多少,月底前有無可能趕上進度,如無,有哪些措施可以施行。
- 目標達成率:只要是業績類報表建議都要標示清楚,這樣進行目標與實際比較、同期比較、不同店或部門間比較才能夠直接掌握重點。
- 同期比較:用以將現行實際達成與往年同期做比較,是成長還是衰退,再深入探討差異原因為何?那裏做得好?哪裡做得不好?
- 補充說明:依實際的情況用以補充提醒或特別的事項;例如加註:本報表之毛利數據僅為產品末端銷售之毛利數字,未扣除費用項目並不含門號月租費、配件收入及加值服務費等等;定義要清楚明白,讓決策者知道報告數據所涵蓋的範圍。
- 分析洞察與改善建議:本項最重要,也是本篇文章想要闡述的重點,如果只是像流水帳一樣唸過一遍,那主管自己看就好何必還要花時間聽人覆誦一次對吧;報告者必須將資料呈現的結果進行分析解讀,提出自己的洞察與觀點(Analysis & Insight),並具體說明問題的改善建議與可行做法,這才是一位合格的主管所應該要表現出的價值。
四、依據圖>表>文的特性不同,選擇適合呈現的方式
歐爸再強調一次,上述的第14項提供你的洞察與建議真的很重要,希望大家要做有價值的事情,另外,歐爸一直在強調圖>表>文的重要性,各位應該要依據你的報告目的以及圖、表、文的特性來決定要用的是圖或表或文字,用最合適的呈現方式來表達出報告的目的與重點,希望對大家的觀念梳理有所幫助~

五、業績報表範例分享
最後,依據不同的報表目的其『整體分析洞察』與『改善建議』的呈現方式很多,歐爸以企業最常用到的業績報表為例,將本章內容中提到應該要包含的核心內容、注意事項,附上參考範例予大家參考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!

製作一份有價值的業績報表,並不是單純將數據羅列,而是要透過結構清晰、邏輯嚴謹的呈現,幫助閱讀者迅速抓住重點。唯有將「數據」轉化為「洞察」,再進一步延伸為「決策依據」,報表才能真正發揮價值;一份好的業績報表不僅是檢視過去的工具,更是推動未來成長的依據,學會掌握這些要素,就能讓每次的報表都成為驅動組織持續進步的關鍵推手。
看完此篇文章,如果大家對於這個主題有其他更好的作法或想法,也歡迎您留言給歐爸一起交流進步喔!